染红发、化韩式半永久妆,古偶剧的女星为什么造型越来越廉价?
如今古装剧里女主角的妆容,也是千篇一律,清一色的韩式粗平眉、粉色系的眼妆、大大的美瞳、长长的假睫毛、鲜艳的唇妆,换个发型就可以直接去演时装剧了币橙网。
(《如意芳菲》剧照币橙网。IC photo / 图)
古装偶像剧是市场刚需,几乎每个月“优爱腾”都会在各自的平台上推出中小成本古偶剧币橙网。这些古偶剧,除了“古装丑男”辣眼睛以外,女演员造型上的“审美降级”也成为一个刺眼的问题。
比如近段时间,彭小苒的《君九龄》、赵露思的《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以及鞠婧祎的《慕南枝》等古偶剧相继播出,虽然这三个女演员都是古典美女,但她们在剧中的造型要么太现代,要么一股浓浓的淘宝汉服风,实在是浪费了女演员的颜值,也透露出制作的低廉币橙网。为什么如今古装剧的造型越来越敷衍了事?
造型粗糙简陋成趋势
古装剧造型的简陋,具体表现在头饰、妆容和服装这三个部分币橙网。
头饰方面,荧屏上的女主角们一水儿的披肩长发、清汤挂面、空气刘海,弄个中分半丸子,常常也不挽发髻,搭配一点简单的钗环作为装饰,发饰算是搞定了,可以说怎么省事儿怎么来币橙网。甚至有时女演员染发了,也不愿意为角色染黑,直接顶着一头其他颜色的头发去演古装剧。因此,通过发饰,观众压根分不清女主角的身份到底是主人还是奴仆,是高贵还是普通。
反观《红楼梦》《武则天》《唐明皇》《大明宫词》《甄嬛传》等受到好评的古装剧,女性的发饰既能体现女性的身份,也反映出女性不一样的美,有的清新脱俗,有的明艳动人,有的雍容华贵币橙网。比如《大明宫词》中,少女时的太平公主,简单的元宝髻盘起来,灵动可爱;成年时期,盘起的发髻撑得起太平公主后期的华贵、时尚、大气。
如今古装剧里女主角的妆容,也是千篇一律,清一色的韩式粗平眉、粉色系的眼妆、大大的美瞳、长长的假睫毛、鲜艳的唇妆,换个发型就可以直接去演时装剧了币橙网。比如《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中,赵露思饰演的角色披着一头焦糖色还颇具蓬松感的头发,穿着白色浴袍,网友只看这个片段可能还以为这是部当代剧,这是在哪个快捷酒店取景呢。
以前的古装剧,在妆容上讲究得多币橙网。像甄嬛入宫前是清纯少女,妆容也清淡素雅,又有着少女的明丽;进宫得到盛宠后,妆容就相对明艳起来;失去盛宠,与皇帝产生嫌隙时,妆容黯淡,尤其是唇色缺乏亮色,显示人物心境的疲态;重新入宫黑化后,拉长眼线,妆容艳丽中带着一丝乌黑,显示出破釜沉舟的决绝。
展开全文
古装剧里的服饰,是人物造型中鲜明的视觉元素,也是展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直观的手段币橙网。同时服饰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交待时代背景、体现风俗传统。所以在以前的古装剧里,服化道的考据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譬如被奉为“神作”的87版《红楼梦》,当时剧组请来了好几位泰斗级学者作为顾问团,其中就包括写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沈从文。剧中角色的服饰,很鲜明体现出明朝的服饰特点,丫鬟与女主人分服饰也有鲜明的等级差异。
但现在古装剧里女演员的服饰,则走入两个极端币橙网。一个极端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饱和度的颜色,满屏花花绿绿,廉价又缺乏美感。另外一个极端是,轻飘飘的白色纱裙,色调十分寡淡,风格非常单一。以往的服饰也讲究衣服的面料,也尽量贴合时代背景,如今流行雪纺面料,不管什么朝代也不管是仙侠是人间,服饰都一个质地。
(《甄嬛传》剧照币橙网。IC photo / 图)
审美降级与制作降级
古装剧里女演员的造型变得敷衍廉价币橙网,观众都看得出来,制作方会看不出来吗?
制作方当然知道了币橙网。他们却执迷不悟,因为制作逻辑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古装剧是以“作品”“精品”的思维打造的。它通过电视媒介播出,面向的是全民观众,要想有好的收视率,就必须以口碑取胜,所以哪怕当时电视剧的制作成本不高,但制作方还是会给造型设计等匀出足够的费用,尽可能靠近历史真实、精益求精。
像1987版《红楼梦》的造型师杨树云,当年把《红楼梦》读了七遍,成了半个红学专家,给剧里几十个演员设计出了160个造型,光是给林黛玉画一双手,就画了两个小时币橙网。《红楼梦》拍了三年,他也跟着研究了三年,才让其中的造型成了经典。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长视频的分发逻辑发生了变化:只需要迎合某一部分人就可以了币橙网。制作方清楚地知道:他们的项目的目标受众是谁,项目主要是为了讨好哪些人。作品能够出圈当然最好,不能出圈的话可以确保盈利,项目就算“成功”了。
这时,拍摄古装剧与其说是创造出一部作品,毋宁说是为某个群体制造“商品”币橙网。观众骂就骂,粉丝开心就好。普通观众不买单没事,粉丝买单就OK。
自然地,就跟“古偶丑男”一样,古装剧里的美女,也只是满足粉丝的幻想币橙网。粉丝并不那么在意爱豆在里头的发饰怎么样、服饰是否符合历史语境,只要爱豆能够保证她在镜头前是美美的,就可以了。就比如鞠婧祎除了古装扮相千篇一律外——从《芸汐传》《漂亮书生》到《如意芳霏》《慕南枝》几乎没什么变化,现偶里的妆容基本跟古装一样。有时为了美感,造型与剧情严重相悖。比如《如意芳霏》中,在拍男主角死掉的戏时,鞠婧祎饰演的女主角的妆容依旧浓妆艳抹,额头上点了个花钿。
当古装剧变成演员的个人秀,制作费用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片酬,其他制作费用能省则省,留给造型的预算就严重不足币橙网。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少古装剧造型方面的预算大概也就几十万,几乎没有给造型师留下什么创作时间,造型师也只能是随便应付,把市场上通用的造型改头换面交差,所以如今古装剧的造型不仅廉价,还廉价得特别相似。
制作降级了,观众审美也降级了币橙网。表面上看,制作降级、审美降级,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情我愿。但实际上,它对影视生态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劣币横行,良币就会遭到驱逐。影视生态就会继续恶化,乃至到最后劣币成为主流,那批反感廉价古装造型的观众,也得被迫接受这些审美降级的古偶的轰炸。到那个时候,所有观众都会成为受害者。
因此,古偶丑男、廉价造型都是表层现象,其背后是急功急利、粗制滥造、唯利是图的制作逻辑币橙网。是时候对这一制作逻辑进行刮骨疗毒了。观众应该用脚投票,让制作方深刻明白这个教训:古装剧如果“放弃审美”,必遭市场抛弃。
文丨南周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