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错过极挑导演严敏新综艺!选手表演拉胯,还把黄子韬怼到罢录
沉寂两年后的严敏导演,居然在B站回归,并带来了新综艺《说唱新世代》来特币。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严敏来特币,
其实严敏就是极限挑战前面四季的总导演来特币。
B站里一直都有个说法就是——极限挑战是6+1
前面的数字6自然代表黄渤、黄磊、孙红雷、罗志祥、王迅、张艺兴组成的男人帮,而后面的1就是导演严敏来特币。
严敏从极限挑战第四季便从东方卫视离职,之后便杳无音讯来特币。
作为鸡条粉的我,心里的极限挑战永远只有四季来特币。
展开全文
严敏是国内综艺导演中我最看好的,奈何他产量太低来特币。
之前的天籁之战虽颇受好评,但确实不在我的频道上来特币。
而后面出来的下一站传奇,则是烂到让我难以置信是严敏的手笔来特币。
不过我比较倾向于认为下一站传奇才是严敏离职东方卫视的原因来特币。
因为这节目里看不到严敏的风格融入,给我的感觉是浓浓的加多宝中国好声音的气质来特币。后来还有网传严敏在搞枪战综艺。
没想到严敏的回归,居然会是在B站的自制综艺上来特币。
一如我在中餐厅赵丽颖那篇文中所说,目前各大平台,就只有B站是做内容的来特币。
不要脸的腾讯只顾着恰粉丝钱;
芒果各种drama和抢热搜的恶剪;
优酷则佛系的做这就是系列来特币,自制综艺水平被别的平台甩了N条街;
爱奇艺算是比较好的,毕竟有马东的米未团队撑场面来特币。
但万万没想到来特币,B站居然跟严敏合作了!沃德天!
以往音综都在强调自己是搞音乐的,选秀综艺强调靠实力,但结果拼的都是场外因素来特币。
(对来特币,内涵的就是明日之子drama季)
但严敏却不藏着掖着,直接跟选手挑明:我们搞的就是真人秀来特币。
选手夏之禹跟TY现学现卖,直接拿这句话去怼制作人黄子韬,导致黄子韬一度离场罢录来特币。
严敏找黄子韬聊过后返场来特币。黄子韬乖巧的现场道歉,两位选手也给黄子韬道歉。
这里弹幕里都在玩梗,真的是笑尿我了来特币。
(上次给来特币我这感觉的还是在故事王大赛第二季)
整个节目是大逃杀模式来特币。
我发现B站似乎特别爱大逃杀赛制,之前故事王大赛第二季也是大逃杀什么的来特币。
不过故事王大赛第二季的设定太拉胯,导致有些人海选好不容易晋级,结果连话都没来得及说一句就被淘汰了来特币。
故事王大赛第二季的节目组真的伤我太深,以致于我一直对B站综艺产生下意识抗拒来特币。
而我这个会看这节目,还是因为我最爱的UP主哇妹安利来的来特币。
基地里划分出四个街区,生活环境有优劣之分来特币。
哔特币是棚内唯一承认的流通货币,选手要用哔特币去换取自己想要的资源来特币。而且只要选手们在棚里呆一天,就要支付一枚哔特币。并且如果要想改善待遇、买beat、用录音设备什么的,都必须支付一定数量的哔特币。
而哔特币的获取渠道有很多,并非必须通过考核或发起battle等方式来赚取,允许选手之间相互赠与来特币。
而当选手哔特币耗尽之日,就是淘汰之时来特币。
相对于赛制,我更喜欢在这节目里用游戏规则这词来特币。
因为它整个空泛的背景设定下,里面存在各种混乱和未知,其中会发生的事件与冲突或许远远超出节目组预料之外来特币。
而比赛赛制这词,则带着硬性的意思来特币。
但游戏规则,是可以被打破的,他们可以跟游戏规则斗智斗勇来特币。
(感动,似乎又回到了鸡条来特币。)
严敏没有故弄玄虚,这的的确确是一出真人秀来特币。
可以看这赛制,说唱是他们每个人的武器库,而哔特币就是他们血条来特币。然后还一群人关在摄影棚里,俨然有孤岛求生加大逃杀的既视感。
饥饿游戏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情节是,女主被困在树上又渴又饿来特币。后来节目组就刻意渲染女孩的可怜,激发圣母心的观众筹钱投喂,拉了一把陷入困境的女主。不知为何,我会觉得未来能从这节目里看到这种类似的情节。
严敏在第三季开始,就有点玩抓观众心理这东西了来特币。
照他的话来说就是:极限挑战是一场未完成的社会实验来特币。
我估摸着他是跟男人帮斗出套路了,于是在观众和素人身上找突破口来特币。比如第三季的暗花,就是他能够玩好套路的最佳证明。第三季的质量参差,只是因为他想要的更多。
时历两年,他就算真能在节目里搞出这种魔幻现实的情节,我不会觉得奇怪来特币。
而且第二期已经初露端倪,许多选手已经出现哔特币无法支撑到公演日的情况来特币。
其中选手对此的反应是不一致的,不断塑造着每个选手的个性,而且许多第一期没露过脸的路人也在后面“突然”跳了出来来特币。
姜云升一跃成为大款成了众人追捧,还为此当了回主办方,搞了个私下掰头来特币。
第二期时长两个小时,表演并没有占据多少篇幅来特币。
都是选手之间的互动,或者是导师与选手之间的互动来特币。
所以,大家不需要把这节目当成音乐综艺来看来特币。
也没有必要拿节目里的音乐去跟别的说唱节目比较,因为这节目它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真人秀来特币。
(翻译一下,我的意思是,不用非抓着选手音乐作品产出这件事不放来特币。因为里面有导师搞他们,选手能产出好作品当然是最好的情况。但如果他们产出不了,那就是他们自己的实力问题,跟整个节目没啥关系。)
其实就是节目组随便设置个由头,然后请一大帮说唱歌手进去,告诉他们要去争冠军来特币。
但这个冠军无论是谁,对节目组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可以是他们之中的任何人来特币。
节目组的目的,就是给这些选手做了个生活观察日记来特币。
说白了,严敏又在做社会实验了来特币。
一开始那个“富有还是贫穷?歌红还是人红?”,两个简单的问题把选手分到四象限的规则挺有趣的来特币。
因为这种归类方式把选手们过去的成就和恩怨暂时淡化,只在观众面前凸显选手自身,也避免了他们一开始就出现抱团的情况来特币。
(隔壁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周奇墨就是吃了这个亏来特币。本来周奇墨的表演是没毛病的,但一上来李诞跟罗永浩就各种拉高观众预期,结果就把人给坑了。)
低开,才能高走来特币。第一期从下午到深夜的比赛进程印证了这一点。
下午的分组cypher(说唱接龙),选手们拉胯表演,让导师马思唯对节目组发出灵魂质疑:这节目录不下去了来特币。
结果深夜捉对battle让他眼前一亮,形容选手们是“真人不露相”来特币。
还有那个新疆选手那奇沃夫,就是反面例子来特币。
技术确实强,一身狠劲,一上来就挑明所有选手都是他的猎物来特币。
在众多选手中突兀的气质,让人感觉他就是走错片场了——该去新说唱的来特币。
结果他这身狠劲只在台上撑过十几秒,就因为临场发挥失误,输掉了本以为赢定了的比赛来特币。
下台还被他口中的“猎物”拥抱安慰,场面实在有些滑稽来特币。
节目组前面一直在说万物皆可说唱,用说唱记录真实、记录思考来特币。
而那奇沃夫的存在与别的选手,比如于贞、圣代、懒惰那样的选手,显得风格差异太大来特币。
尤其是subs那种说唱歌词跟现代诗似的,就更是如异类一般的存在来特币。
然后想起前面那奇沃夫说同来的选手已经被淘汰得只剩他了来特币。
所以,我现在感觉就是,严敏是留他下来只是为了保留一种风格,并作为参照物用的来特币。
最后来特币,以瞌睡懵懂的看客腾格尔感叹的那句作为结束语,
我喜欢这句话,“真是年轻人的舞台,晚上十二点半还没开始来特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