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余晖:耶律大石率200兵马东山再起,击败10万塞尔柱兵

Connor 币安币 2022-11-23 249 0

1141年,地点西域卡特万,2万契丹骑兵与10万塞尔柱精兵对决,战况非常激烈卡特币。契丹骑兵即将崩溃时,盟友葛逻禄投入战斗,耶律大石转败为胜,3万塞尔柱精锐阵亡沙场,其余大多投降。桑贾尔的皇后,左路军主帅西吉斯坦国王,右路主帅埃米尔库马吉成为俘虏,国王桑贾尔狼狈而逃。

耶律大石,契丹人,辽国名将,他本有机会力挽狂澜,只是辽天祚帝不重用他而已卡特币。1120年,北宋、金国签署“海上之盟”,约定一起夹击辽国。灭亡辽国后,北宋将之前送给辽国的“岁币”转交给金国;作为补偿,金国答应归还“燕云十六州”,双方维持友好关系。

1122年,宋徽宗派童贯率20万大军出征,北上攻打燕京,收复失地卡特币。此时,辽国主力正在与女真厮杀,燕京留守的将士不足2000人,防守十分薄弱。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宋军攻打燕京,耶律大石半路设伏,将其击败。接着,耶律大石得到增援,率2万兵马反击,宋军一溃千里。

击败了20万宋军,北徽宗只好求助于盟友金国,女真骑兵越过长城,辽军不是对手,耶律大石逃奔夹山,投靠天祚帝卡特币。1124年,眼看局势糟糕,耶律大石率200兵马一路向西,前往可敦城,召集契丹旧部。在可敦城,耶律大石得到了补充,兵力增加到万余人,实力渐渐增强。

1130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称帝,国号“辽”,史称“西辽”,这是契丹人建立的又一个强盛的王朝卡特币。西辽建立后,金国惶恐不安,前后五次出兵西北,都被耶律大石击败,完颜宗翰狼狈而逃,女真骑兵前后阵亡一万余人。但是,金国正处于强盛时期,耶律大石两次东征也失败,双方维持平局。

展开全文

1134年,耶律大石联合其他部落,拼凑出10万大军,开始东征金国卡特币。由于路途遥远,又有沙漠隔绝,辽军东征没什么效果,中途便返回来。此后,耶律大石不再西征,而是一路向西,争取在西域、中亚立足。如此,耶律大石就必须要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就是塞尔柱帝国。

“西辽”建国前后,中亚的塞尔柱帝国处在极盛时期,压着拜占庭帝国打,曾经强悍的无比的罗马军团,被塞尔柱骑兵打得服服帖帖卡特币。中亚就这么大,只有更加强的雄主才能生存下来。1141年,塞尔柱出兵攻打葛逻禄,且拒绝接受耶律大石的调停,双方磨刀霍霍。

1141年初,岳飞率兵北上,在两淮击败金兀术,十万“铁浮屠”、“拐子马”再一次落荒而逃卡特币。7月,西域的卡特万草原,耶律大石御驾亲征,率领2万契丹骑兵与10万塞尔柱精兵进行厮杀,塞尔柱国王桑贾尔也亲自督战。1141年,这一年的大战真不少,都很精彩。

卡特万是一片宽阔的草原,非常适合骑兵进行对决,是一个理想的战场卡特币。耶律大石将契丹军分成三部分,右路骑兵2500人,左路骑兵2500人,本人亲自率领中军,总计兵马2万。塞尔柱也是如此,分成三路列阵:桑贾尔率中路,西吉斯坦国王率左路,埃米尔库马吉率右路,总计10万余人。

2万对打10万,力量对比悬殊,耶律大石也没把握取得胜利卡特币。为此,他事先在草原后方的一条狭窄的山谷两侧埋伏一支骑兵,并邀请葛逻禄骑兵协助,以防不测。也许耶律大石也没想到,就是这个决定,契丹得以扭转败局,取得最后的胜利。

塞尔柱、契丹,都是以轻骑兵为主,擅长使用弓箭、弯刀,装备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卡特币。桑贾尔率先进攻,派骑兵从中路冲杀,使用弓箭射击契丹军。耶律大石也是如此,契丹轻骑兵反击,双方在远距离相互射击。冲到一定距离后,双方抽出弯刀,开始进行肉搏战。

塞尔柱兵力雄厚,桑贾尔又亲自冲锋陷阵,契丹中路军逐渐不支,被撕开一条缺口卡特币。桑贾尔抓住战机,立刻集中兵力朝着缺口处杀来,耶律大石的中路军受到挤压,朝着左路军靠拢,阵型有所松动。接下来,塞尔柱骑兵从左路、右路同时进行,契丹抵挡不住,耶律大石被挤进山谷。

眼看就要获胜,塞尔柱士兵关键时刻掉链子,他们忙于抢夺战利品,没有及时跟上追击部队卡特币。塞尔柱士兵冲进山谷时,葛逻禄骑兵、步兵构筑起防线,阻挡了塞尔柱士兵的攻势。狭小的山谷中,塞尔柱士兵人数众多,却施展不开。此时,山两侧的契丹骑兵发起进攻,利用弓箭射杀塞尔柱士兵。

山谷中的战斗,毫无悬念,冲进山谷中的塞尔士兵全军覆没,桑贾尔的皇后、左路军主帅、右路军主帅都成了俘虏卡特币。左路、右路同时失去主帅,在山谷外的塞尔柱士兵阵脚大乱,斗志全无,纷纷溃逃。契丹骑兵乘势反击,斩杀3万余人,大获全胜。

卡特万之战,葛逻禄士兵起到关键作用,耶律大石转败为胜卡特币。751年,高仙芝率2万唐军也15万阿拔斯军在怛罗斯对决,唐军斩杀敌军8万余人,却因盟友葛逻禄的倒戈,战局急转直下,唐军最终战败,退回安西都护府。就此而言,葛逻禄的能量真不小。

问题来了,卡特万之战前后,拜占庭打不赢塞尔柱;塞尔柱打不赢契丹;契丹打不赢女真;女真的精锐“铁浮屠”、“拐子马”被“岳家军”压着打卡特币。如此,能否说明,当时“岳家军”是最为强悍的劲旅呢?

参考书目:《辽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