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格与律
律诗的格与律
律诗的格与律
格律诗,具有字数划一、句式整齐的外在美和平仄相依、音韵铿锵的内在美如此高度完美的和谐统一币格。格律诗,如同书法一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学艺术奇葩!它是世界诗坛的翘楚!是世界诗坛的瑰宝!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格律诗的这层神秘面纱。想学习格律诗,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格律诗。
格律=格+律
格:就是格式币格,它包括:起、承、转、合、平仄、字数、对、粘、对仗和压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币格。
格与律合起来就是格律币格。
平仄: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币格。分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可以不如古人那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
绝句是格律诗的一种,也遵循着“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声分平仄”的原则币格。
大致来说就是指“二字节、三规则、四个基本句型、四种基本格式、两句口诀、两种拗救方法、一个特定句式”
下面来逐一说明:
(1)二字节:格律诗的平仄格式是遵循“马蹄韵”来划分的,比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币格。每两字为一节,每一节的语气节奏点是第二字。也就是七言句中2、4、6字
(2)三规则:相粘、相对、相替
相粘:是指奇数句(其中第一句是起句币格,除外)和上句的2、4、6字的平仄相同
例如:平平仄仄仄平平币格,(第一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币格。(第二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币格,(第三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币格。(第四句)
大家来看币格,其中第二句和第三句的2、4、6字的平仄是相同的
如果违反了币格,就是“失粘”
相对:是指1、2句或3、4句的2、4、6节奏点上的平仄要相反币格,“平对仄”或“仄对平”
展开全文
例如:平平仄仄平平仄币格,(第一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币格。(第二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币格,(第三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币格。(第四句)
大家来看币格,其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2、4、6字的平仄是相反的
第三句和第四句的2、4、6字的平仄也是相反的
如果违反了币格,就是“失对”
相替:是指单句中的2、4、6字的平仄要相间币格,“平仄平”或“仄平仄”
例如:仄仄平平仄仄平 2、4、6字的排列是“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2、4、6字的排列是“平仄平”
如果违反了币格,就是“失替”
(3)四个基本句型:我们以前讲过了币格,这里不再累述
(4)四种基本格式:之前也讲过了币格,不再累述
(5)两句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说法是指我们在写一首诗的时候,如果按标准句式去写,绝句还可以做到币格。但写律诗或排律的时候,几乎做不到按标准句式去写。我们都知道句子中的语气节奏点上(2、4、6字)的平仄是不允许有变化的。那怎么办呢?所以就出现了在不是语气节奏点的位置上(1、3、5字)允许变通(可平可仄)的做法。这就是“一三五不论、二
四六分明”说法的由来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对于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币格。但并不全面,有时候,一三五一定要论,二四六也不一定分明。这就涉及到了拗救句和特定句式。(这里不讲,我会单独用一节课的时间去和大家详细介绍拗救句和特定句式)
那么什么是声律、韵律和音律呢?因为涉及到太多的知识币格,我只是简单和大家大概讲述一下:
声律:这个很好理解币格,上面所述的平仄律就是声律中的一部分 声律指的就是平仄律
韵律:是指诗中如何用韵币格,这个问题我们上节课已经讲到了(包括宽韵、窄韵、挤韵、撞韵、连韵、哑韵等等)
音律:汉语中的音韵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币格,包括字音、字韵种种
至于想抒发什么样的心情,如何选择相应的韵部做韵脚、五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如何配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字有轻重、分为几等韵,何为阳韵、何为阴韵等等这些都是音律的范畴币格。大家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无需掌握。大家如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看一下《韵镜》这本书
下面来说一下格律诗中的“两合水”
格律诗声韵不得“两合水”币格。
我们现在写格律诗,有人用旧韵,即《平水韵》;有人用新韵币格。《平水韵》和新韵又是交叉关系,如果用了两种韵声韵体系相同的韵和声调,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用《平水韵》,不只是用韵要遵照《平水韵》,用字的声调也必须遵照《平水韵》;如果用新韵,声调也必须遵照《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声调。作诗绝不可以出现“两合水”的情形,即在同一首诗中,用了《平水韵》的特有的韵,同时又用了新声调(主要是把《平水韵》中的入声字作平声字用);或用了《平水韵》的声调,又用新韵(与“平水韵”不同的部分)。但这后一种情形是很少的,但必须说明这两种情形是不可以的。
我们曾经见过这种“两合水”的情形币格。《阜新诗词》2003年第1期第4页“佳作选萃”中的一首诗《失足》:
人生孰料几穷通币格,
失足只缘一念中币格。
学艺岂知身趔趄币格,
取经那顾老龙钟币格。
金鸡独立难行步币格,
困鸟思飞徒望中币格。
杂念消除蒲垫坐币格,
期修正果过隆冬币格。
这首诗币格,如果按照新声新韵来看,第二句“足”字平声,是违律的;
如果按照“平水韵”来看币格,“足”是入声字,属“二沃”韵部;
“通”“中”(且不说“中”字重韵)是“一东”韵部币格,
“钟”“冬”是“二 冬”韵部,不属同一韵部币格。这样,如果说这首诗用了新声韵,
“足”字违律;如果说用的是“平水韵”,韵脚字又不属于同一韵部,这就是“两合水”的情形币格。
再一例《阜新诗词》2003年第2期第4页“佳作选萃”的《登嘉峪关》:
天下城关此地雄币格,
登临纵目豁心胸币格。
缭垣迤逦祁连雪币格,
杰阁岿然大漠风币格。
遥望玉关烟柳绿币格,
俯看戈壁铁花红币格。
无边瀚海情无限币格,
滚滚油龙输向东币格。
按照新声新韵看币格,第四句“阁”是平声,违律;
第六句“看”是仄声,违律币格。
若按照“平水韵”看币格,“阁”是入声字,属“十药”韵部,
“看”在“平水韵”中既属平声字币格,在“十四寒”韵部,又属仄声,在去声“十五翰”韵部;
韵脚字“雄”“风”“红”“东”属“一东”韵部,而“胸”属“二冬”韵部,不属同一韵部,不合“平水韵”用法币格。所以这首诗的声韵也是“两合水”了。《阜新诗词》中这种“两合水”的情形,还有一些,不一一列举了。
依我看来,诗友们写律诗,要注意严格遵守格律,要注意避免这种新声旧韵或旧声新韵的“两合水”情形,因为这种情形是不合律诗的声韵规矩的币格。而要做到用新韵则用新声,用旧韵则用旧声,这样就会避免“两合水”的错误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