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边大量进口原油,一边却低价出口成品油,耐人寻味的背后原来是这样!
谁控制了石油原油进口资质,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货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基辛格
这是美国战略家、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的一句话,可见有着“流动的黄金”之称的石油,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原油进口资质。
据海关总署披露:2022年,中国进口原油量5.08亿吨,支付金额高达2.435万亿人民币原油进口资质。尽管在原油进口量如此巨大的情况下,2022年全年,我国却出口了5369万吨的成品油,其单价也远低于国内市场价。
一边大量进口原油原油进口资质,一边低价出口成品油,这操作不禁让人一头雾水,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关于石油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古埃及时期,虽然当时还没有复杂的工业生产体系,但是人们还是发现了它的可用之处原油进口资质。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发现和利用的时间,也要早于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原油进口资质。早在东汉时期,班固就在《汉书》中对石油有了相关的文字描述:“高奴有洧水可燃”。意思就是说,在如今的陕西延长附近,有“水”可以燃烧,这里的“水”指的就是石油。
展开全文
1954年,美国人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发展到现在,石油已经高度参与到了人的衣食住行中原油进口资质。
·据统计,人的一生平均要“吃”掉551千克石油、“穿”掉290千克石油、“住”掉3790千克石油、“行”掉3838千克石油原油进口资质。
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也就成了当之无愧的石油消费大户原油进口资质。每年都要消耗6~7亿吨的石油,然而中国的原油产量每年却仅有2.亿吨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仅靠中国自身的资源根本供应不起14亿人的消耗,我国每年都需要进口4~5亿吨的原油来使用原油进口资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一共从48个国家进口了原油5.08亿吨,进口总金额高达3655.12亿美元,折合2.435万亿人民币,占我国2022年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13%原油进口资质。
目前,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石油进口量最大的国家,进口依赖度可达70%以上原油进口资质。这也不免让人担心,如果石油被视作战略资源的话,过于依赖进口很容易就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
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石油作为现代化武器设备的“粮草”,如果石油补给被敌人切断,交通就会立刻陷入瘫痪,不管多先进的战机、坦克等装备,瞬间就会变成一堆废铁原油进口资质。
为什么我们不开采国内的石油原油进口资质,而是要从外部“高价”进口大量石油呢?是舍不得用吗?
中国石油报显示,截止2021年底,全球油气资源格局没有任何变化,石油仍主要集中在中东和美洲地区原油进口资质。中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37亿吨,排在世界的第13位。
2022年,中国石油产量为2.05亿吨原油进口资质。其中,国内最大的海上油田胜利油田的产量为3175万吨,大庆油田紧随其后,连续8年突破了3000万吨。
但纵观我国历年来的石油进口量可以发现,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石油都需要进口,这不是小数目,不是轻易的通过提高产能就来弥补的原油进口资质。
以原油产量拔尖的胜利油田和大庆油田来说,需要国内再有十多个这样的油田才能支撑石油的消耗,如果没有中国这种规模的油藏被发现,那实现原油自给简直比登天还难原油进口资质。
储量少也就算了,关键是我国的油田还特别难开采原油进口资质。拥有世界上最好成油环境的,当属中东地区,其主要油层位于石灰岩下,油气具有良好的流通性。
正是这样优越的条件,使得中东地区部分国家的油田,具有油量大、油层厚、自喷能力强多种优点原油进口资质。油层厚度300~400米,钻井深度不会大部分不会超过2200米。
可以说一个大油田就是一个大油库,埋藏特别浅,采油就像我们打开油库盖一样,插根管子就能把油抽出来,有的时候还能实现自流,开采利润极大原油进口资质。
我国就不一样了,中国的油气形成主要以陆相沉积为主,与中东国家的油田相比,这种油田连续性差,在沉积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干扰,没有形成大油田的条件原油进口资质。
可以打个比方,沙特的油田就像一个完整的瓷盆,而我国的大油田大庆油田就像把瓷盆扔在地上打碎,胜利油田就像在此基础上再把碎片东踢一脚西踢一脚,分布极散原油进口资质。这就决定了我国石油开采难度之大。
因此我国投入了巨大的金钱、精力、技术用在石油的开采上,也就造就了成本的居高不下原油进口资质。
同样是石油,沙特的石油开采成本,每桶不到10美元,最低的更是只有3美元,随便打个洞石油就流出来了原油进口资质。我国的开采成本,却需要50~60美元一桶。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保留国内的石油,进口大量石油来满足自身所需,反而会更划算一些原油进口资质。等到我们的技术成熟了,再对国内的石油进行开采。
不过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原油进口资质,我国进口大量的石油后,又低价将成品油出口,价格远低于国内市场,事实真的如此吗?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一共对外出口了5369万吨的成品油,其中包含汽油1256万吨,柴油1093.45万吨,航煤为1090.05万吨原油进口资质。
观察海关公布的2022年11月全国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可以发现,中国11月出口的成品油单价为6.2元一公斤,一吨的话也就是6200元原油进口资质。而1~11月的均价则是6000元每吨。
反观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国内汽油全年均价为9038元/吨,国内柴油均价则为8416元/吨,和出口的6000元/吨相比,确实低了不少原油进口资质。
这不禁让人纳闷原油进口资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双标”的情况呢?
之所以要选择将成品油出口,首先一点就是国内已经“产能过剩”原油进口资质。
我们先了解一下原油进口资质,原油和成品油的区别
原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石油,习惯上称直接从油井中开采出来未加工的石油为原油,它是一种由各种烃类组成的黑褐色或者暗绿色黏稠液态或者半固态的可燃物质原油进口资质。
除此之外,石油中还含有硫、氧、氮、磷、钒等元素,按照密度可以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和重质原油原油进口资质。
由于原油中含有杂质,它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需要经过提炼才能把有用的杂质分离开来,之后就得到了我们所说的成品油原油进口资质。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品油市场管理法》,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原油进口资质。
以国际水平来说,1吨原油可以提炼出汽油0.29吨,柴油0.49吨,出油率在80%左右原油进口资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不断有新的炼化一体装置建成投产,我国的石化产业规模以及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都实现了新的跨越原油进口资质。
目前,我国千万吨级以上的炼油厂已经增加到了32家,炼油总产能达到了9.2亿吨/年,跃居世界第一原油进口资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