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新论系列五:如何看待2022年各省债务率的新变化?
金选·核心观点
2022年全国多地呈现债务率走高的态势,26个省份广义债务率相比2021年有较大增长,全国平均广义债务率提高了46%原油变化率。我们根据各省广义债务率的变化将31个省份分为三档,第一档是津桂吉渝甘豫赣川闽鲁苏鄂冀粤云浙,这16个省份广义债务率的提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档是辽京琼青湘皖黑晋藏沪,广义债务率也有所提升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档是蒙新宁陕黔,2022年广义债务率相比2021年有所下降。第一档省份综合财力下降幅度更大、债务规模增加较为明显,因此表现为广义债务率大幅提高。第三档省份则呈现出债务收缩、综合财力小幅下降甚至实现正增的特征。不同省份广义债务变化由地方政府债务和城投有息负债拉动的程度有所分化,我们用2022年城投有息负债变化(或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变化)/广义债务规模变化分别反映城投有息负债和地方政府债务对广义债务的贡献度,某省城投有息负债贡献度远大于全国平均即说明该省城投有息负债对广义债务起到了主要拉动作用。
第一档省份:综合财力降幅位居全国前列原油变化率,债务规模显著扩张
2022年第一档多数省份综合财力同比降幅低于全国平均(-9.68%),债务规模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55%)原油变化率。天津综合财力降幅接近30%,广义债务率提升幅度位居全国第一。四川综合财力降幅最小,达2%。四川、河南和江西的债务规模实现较高增长,其余省份增幅均低于15%;云南债务规模在城投有息负债的压降下实现负增长。四川、广西和江西城投有息债务贡献度高于50%,表明债务的增长主要靠城投有息负债拉动,其余省份主要由地方政府债务拉动。综上,第一档省份中四川依靠城投有息负债高增实现主动加杠杆,云南则是财力下滑导致的被动加杠杆,广西和江西除财力下滑外主要受到城投有息负债的拉动,其余省份地方政府债务的拉动作用较大。四川、广西和江西加杠杆的重担由城投有息负债承担,当地城投后续债务压力或值得关注。
第二档省份:整体综合财力降幅与债务规模增幅与全国平均相近
平均来看,2022年第二档省份综合财力同比下降7%,债务规模增长3.07%,各省份间有所分化原油变化率。山西和上海是唯二综合财力同比正增的省市,辽宁和西藏综合财力降幅较大,其余省份降幅处于10%以内。山西和海南债务规模增速较快,湖南和西藏债务规模在城投有息负债的拖累下同比减少,其余省份增速接近全国均值。除海南外的省份城投有息负债贡献度均小于0,说明这些省份广义债务率增幅均受到城投有息负债的拖累。山西和上海属于地方政府债拉动下的主动加杠杆,湖南和西藏则是被动加杠杆,其余省份加杠杆是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综合财力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档省份:综合财力略降甚至正增原油变化率,债务规模不升反降
2022年第三档省份中内蒙古和新疆综合财力小幅提升,其余省份降幅不大原油变化率。新疆、宁夏、陕西和贵州整体债务规模在城投有息负债的压降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内蒙古在地方政府债务的支撑下略有增长。这5个省份城投有息负债贡献度显著为负,表明城投有息负债收缩是广义债务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小结
第一、二档大多省份2022年广义债务率呈现出显著的被动扩张的特征,主要系疫情和土地收入下降对综合财力造成较大影响;除四川、广西和江西外的省份广义债务的扩张主要依赖地方政府债务,城投有息负债处于压缩状态原油变化率。将地方政府债务和城投有息负债拆分来看,第一档中仅有四川、广西和江西广义债务率主要由城投有息负债拉动,天津、吉林、甘肃、河南、江西、福建、江苏、河北、广东和浙江城投有息负债对广义债务率起到一定贡献但贡献度不如地方政府债务。第二档除海南外城投有息负债均处于压缩状态,这些省份广义债务率完全由地方政府债务拉动。第三档省份综合财力变化不明显,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难以弥补城投有息负债的压缩是导致广义债务率下滑的主要原因。
展开全文
风险提示数据缺失风险,区域信用风险原油变化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