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战略失灵后,美元霸权再遭冲击,人民币成跨境收支第二大货币
据人民网发布的报道称,中国银行协会近日发布了一份总结去年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相关报告,详细介绍了人民币跨境业务的情况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深入探讨了相关解决方案币成会。该报告显示,从货币的外汇交易、收支等多角度分析来看,显而易见,人民币在全球的地位正以强劲的势头稳固提升。而且,结合各大官方统计的数据来看,人民币在2021年就占据了本国跨境收支常用货币中第二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还分别是全球外汇储备以及交易的第五和第八大常用货币。与此同时,我国“一带一路”项目也取得了积极性进展,截止到今年一月末,中国与32个国际组织和147个国家签署了超过200份的相关合作文件,这将有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促进人民币服务体系和网络的完善发展。
除此之外,至2021年末,人民银行在覆盖中东、南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东南亚、非洲等25个国家里都设立了人民币清算行,促进了中国与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币成会。根据数据显示,全国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在2021年达到了近3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9%,相较于去年增长了近三成,不仅如此,在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金额中,人民币跨境收付打破了之前的最高纪录,占据了近49%的比重。而且这些数据还没有包括今年以来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由于美联储为了抑制热通胀疯狂激进加息,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向去美元化道路,选择用人民币结算。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多次利用美元的霸权地位限制俄罗斯等国家的正常经贸合作,更让世界各国为美国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背责”,导致了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这让本就对美式霸权不满的国家纷纷开始考虑放弃美元结算机制,以维护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币成会。继俄罗斯推出卢布结算机制后、作为美国的同盟国印度也率先推出了“卢比结算令”,而且,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金砖峰会上曾表示,从世界经济安全角度考虑,金砖组织目前正在研制一套新的国际储备货币。
展开全文
当下各国积极响应金砖国家的扩员计划,表示其想要成为该组织的一员,前段时间,与美国一向交好的沙特阿拉伯曾透露其也愿意加入金砖国家币成会。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美元与石油的捆绑,才让美元的霸权地位更加的稳固,但是,如今,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国家不顾美方要求坚持石油减产,使得美国政府与沙特阿拉伯一度“反目成仇”,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双方关系出现“裂痕”极大可能会冲击美元的霸权地位,加速世界各国的“去美元化”进程。
在此之际,人民币成了更多国家信赖的选择,据莫斯科交易所本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交易额首次超越美元,成为莫斯科交易所交易量的最大外币币成会。不仅如此,中国人民银行还与老挝和哈萨克斯坦分别签署了在当地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相关合作备忘录,以促进各方的投资贸易便利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越来越认可人民币的价值,在今年五月份,其公开宣布将人民币的SDR比重提高至12.28%, 可见,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发挥的作用正与日俱增。
评论